回忆起2011年因病离世的原市农科所(现为市农业科学院)所长马树彬,59岁的尹守恒仍痛心不已。
尹守恒是市农科院副院长、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韭菜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1984年从河南农业大学毕业后,尹守恒进入原市农科所的二级机构园林试验场工作。1990年,他一边负责办公室和人事科机关管理工作,一边跟着马树彬做试验。“马所长是我科研路上的引路人。”尹守恒真诚地说。
开辟我国韭菜人工育种先河的“791”品种,马树彬早在1975年就着手进行研究。1979年,“791”品系育成,解决了农民对韭菜新品种的期盼和蔬菜淡季供应难题,马树彬也因此成为一代“韭王”。
随后,尹守恒跟着马树彬研究“平韭2号”。1992年,“平韭2号”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平韭2号’在全国示范推广”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证书上也有我的名字,当时我才30多岁,特别高兴。”尹守恒回忆道。
“马所长原则性强,工作很务实,管理很严谨。”尹守恒高度评价马树彬,“有一次做韭菜试验调查,上午收割韭菜,一个品种调查40株,主要调查株高、叶宽叶长叶厚、单株重量等20多个指标,当时调查了30多个品种,直到第二天早上6点多才完成全部调查。”
“马所长还独创了清单式工作法。”尹守恒说,他把每天的工作都记在一张纸上,课题组成员必须保质保量完成当天的工作。除了对课题组成员严格要求外,马树彬对自己更是如此。“那时候的办公场所紧临试验地,马所长就住在试验地,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尹守恒说。正是对科研一丝不苟且敬业的精神,马树彬主持的“韭菜新品种‘791’的培育与推广”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优质型韭菜新品种‘豫韭菜1号’”获得国家发明四等奖,“中国韭菜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与利用”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有限的科研时间里,马树彬主持完成了28项省市重点科研项目,主持育成韭菜、萝卜、辣椒、黄瓜等新品种17个,获得市级科技成果奖15项、省级科技成果奖8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两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两项。
“365bet体育网址_365系统维护不给提款怎么办_bet3365西甲韭菜育种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而现在育种的很多方法、技术还是传承自马所长,只是根据时代发展进行了必要的创新。”尹守恒说,“马所长就是鹰城韭菜叫响全国的‘拓荒者’。”
在市农科院一、二楼之间廊道的墙壁上,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韭菜育种站、国家“三区”科技人才派出单位、河南省韭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牌匾整齐排列,这是对市农科院科研工作的充分肯定。“市农科院传承发扬马树彬精神,守正创新、励精图治,在韭菜遗传特性研究、韭菜分子育种和轻简化绿色栽培研究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平韭8号’‘韭宝’‘航研998’‘平丰22号’等韭菜新品种畅销全国。”尹守恒骄傲地说。
八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河南省优秀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河南省科技功臣······马树彬因对科研的无私奉献,获得了诸多身份和肯定。
在马树彬的儿子马珂眼里,父亲是严谨的、踏实的、慈爱的。“从小学到初中,我在家里基本上没见过父亲,家务活都是我妈干的,像去煤厂拉煤球、砸煤球等都是我和我妈一起去的。”马珂说,那时候父亲要么在单位工作,要么出差到海南育种,一回到家里就写东西,经常废寝忘食。在马珂的记忆中,马树彬从来没有骂过子女,每次出差回来都给兄妹几个买学习的书籍和当地的小吃,但他自己却非常节省,经常一个馍或一个火烧再加碗水就是一顿饭。马树彬平常穿布鞋,下地时穿草鞋,会把省下的钱给孩子们买皮鞋。
在马树彬的妻子朱秀婵眼中,丈夫是个待人热情、与人为善,常年无暇顾家的科研工作者,更是一个不善应酬、烟酒不沾、眼里只有事业的工作狂。
“父亲的字写得非常好,大学时还是国家三级足球运动员。他常常教导我们要踏实工作,有智吃智、无智出力。”马珂说,在父亲的潜移默化下,兄妹几人也都有一技之长。
今年清明节,受疫情影响,马珂的两个妹妹就没有回平。马珂和妻子带着84岁的母亲一块到陵园祭奠父亲。“父亲去世得很突然,但感觉他并没有走远,还一直在我身边。”马珂深情地说,“请父亲放心,我会一直以你为榜样,努力工作、与人为善,照顾好母亲,让整个大家庭充满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