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领钱去!”7月18日,舞钢市枣林镇后李村村民梁瑞英喜滋滋地赶往村室。梁瑞英一家6口人,老两口年老体弱,无力耕种土地,一家人全靠大儿子和儿媳在外务工挣钱,“以往5亩地除了留一部分种菜,每到种、收老大两口都得从外地请假回来,来回路费不少花,还得耽误一个月的工资,加来算去损失一万多块钱。现在把地交给江涛,他们能安心打工上班,俺在家啥也不干,一年秋麦两季儿分别能领到几千块钱,从不拖欠、省心省事。”
梁老太口中的江涛名叫李江涛,今年39岁,早年当过兵,复员后搞建筑有了一定的积累。自2015年担任后李村党支部书记至今,为解决村民土地流转烦恼、增加村民务工收入,他主动为民解忧,归置接管起村里的“闲地荒地”800余亩,搞规模化种植,解除了村民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
后李村位于枣林镇东部,全村280户不足千人,耕地面积千余亩。为发展土地规模化经营,2014年,村里曾尝试将土地流转给一家医药企业统一种植中药材,后来受市场行情影响企业退出流转,被集中耕种后的土地因界线不清难以再分地到户,且村里劳动力多数外出打工收入颇丰已不愿再耕种土地,“种地没时间,闲着又心疼,原本家家户户都有的责任田,成了困扰村民的‘烦心事’、无人接手的‘烫山芋’。”村民王书会说。
岁尾年初,务工回来的不少村民都有意嘱托时常在家的李江涛照顾家里家外。看到大家伙儿都为土地发愁,他便萌生了当一回“接盘侠”的想法,“利用手里的闲钱买来大型机械,接管闲置土地搞规模化种植,既能按市场价给群众土地分红,又避免了良田浪费,自己多少还能从地里‘刨’个‘仨核桃俩枣’,一举几得。”李江涛直言,一开始他也很犹豫,“说实话,看看身边和过往的例子,如果没有合适的渠道,能指望流转地发家致富的不多,可一想到能为在外务工、经商的群众解除后顾之忧,也就不再犹豫了。”
2018年前后,后李村“几易其手”的800多亩地到了李江涛手中。他在接管来的土地上种植小麦和玉米,还种植大豆和高油花生,最大限度地利用耕地,经过他的精心打理,原本以为的“坏事”变好事:规模化种植后,节省了劳动力成本,再加上这两年粮食价格持续走高,荒地闲地生金见效,见着了好处的李江涛第一时间将“发展成果”与群众们共享,“既然接管了村民的土地,就要让老少爷们放心,首先得保证土地流转金咱一定要按时发放,今年还打算把流转金进一步提高。无论啥时候不能让群众跟着我吃亏。”
时至今日,除去平日忙碌村里的公务事项,李江涛精心打理800余亩耕地,后李村200余名劳动力分散全国各地务工经商增加收入,村民们各显神通创收,后李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摸索,李江涛也成功走稳了这一条“群众放心认可托付,土地良性高效利用”的发展模式。他持续投入资金2000万元成立了专注农业科技种植、农作物、林木育苗销售及技术推广于一体的枣园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吸收周边9个村联合入股,抱团发展、助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