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博大胸怀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既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又着眼于探索和回答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面临的时代课题,展现了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历程,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义重大深远、经验弥足珍贵。
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确定符合中国特色的前进道路和战略策略,形成切合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现这样的结合,前提是科学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应用,一定要以时间、地点即历史条件为转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我们党取得了巨大成功,也经历了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尚在幼年的中国共产党一度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原理,照搬俄国十月革命城市武装起义等经验,没有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实际,导致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反对和纠正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反对和纠正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过程中,创造性地解决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觉把思想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准确把握时代主题,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提出一系列原创性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充分证明,无论进行革命、建设还是改革,都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这样才能永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和党面临的主要任务
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要科学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也要科学认识和掌握中国国情。认识和掌握中国国情,必须准确认识和掌握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产生重大影响的一切有利和不利因素,认识和掌握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特别是认识和掌握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发展变化,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确定党面临的主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社会主要矛盾在社会矛盾运动中居于主导地位,支配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找准主要矛盾,围绕解决主要矛盾明确主要任务并组织实施,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基于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的深刻认识,明确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性质和前途,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基于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深刻认识,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基于对我国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的科学分析,我们党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提出一系列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实践充分证明,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决于我们能不能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和党面临的主要任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正是在正确解决不同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实现的。
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面对复杂形势、复杂矛盾、繁重任务,必须把握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国际环境深刻变化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一以贯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以贯之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不断前进。
善于从经验教训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在中国这样的东方大国推进革命、建设、改革,是推进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工程,任务之重、困难之多、挑战之大、历程之艰世所罕见。在奋斗历程中,必然有胜利也有曲折、有成功也有失误。重要的是,我们党总是能够直面问题、纠正错误、总结经验,善于从经验和教训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而一次次从危局和困境中重新奋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不断开辟走向胜利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曾经历由北伐战争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两次重大转变。其中的两次失败,使党和人民的力量遭受惨重损失,中国革命陷入危机之中。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指导下,我们党以超乎寻常的革命胆略和政治智慧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独创性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使中国革命事业转危为安。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党以后特别是党的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这一段党的历史及其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对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了结论,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了一致,增强了全党团结,为党的七大胜利召开创造了充分条件,有力促进了中国革命事业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国家、人民也曾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教训极其惨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同时坚决维护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既分清了是非,又加强了团结,为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也在理论和实践上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总体顺利,前进方向正确,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对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党中央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30周年、40周年之际都进行了认真总结。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重点总结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这对全党进一步坚定信心,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具有重大意义。《决议》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出新的概括,从13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我们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标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充分证明,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从问题中找到办法,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的勇气,始终具有极强的自我纠错纠偏能力,是我们党在逆境之中能够逆势前行、在绝境之中能够绝地重生、在错误之后能够拨乱反正、在挫折之后能够毅然奋起的关键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飞跃的重要原因。
在实践中形成坚强领导核心、科学理论指引
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崭新事业。推进这一崭新事业,离不开坚强领导核心、科学理论指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一贯强调领导核心的重大作用,始终注重科学理论的指导地位。
对于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百年大党、执政70多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拥有坚强领导核心和科学理论指引尤为重要。遵义会议前,我们党未能产生全党公认的领导核心,也没有形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整套革命理论,导致中国革命屡遭挫折甚至面临失败危险。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取得胜利的政治优势。党的百年奋斗充分说明,什么时候全党坚定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党的领导就会加强,党的事业就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党的领导就会弱化,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进行新的理论创造,以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回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导。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充分证明,拥有坚强的领导核心、科学的理论指引,是成熟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显着标志,是我们党创造历史伟业的成功秘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两个确立”,本质上是确立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确立马克思主义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指导思想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要不断加深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认识,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