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5452065/2023-00009
        • 发布日期
        • 2023-03-09
        • 有效性
        • 主题分类
        • 文字解读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短视频丨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书写好鹰城答卷
        全国人大代表、市长李明俊接受河南日报专访
        发布日期:2023-03-09 浏览次数:浏览


        主要内容 :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市长李明俊接受河南日报记者专访。

        李明俊说,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是一个高举旗帜、求真务实,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我们要从国家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我们深切体会到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勇于担当、开拓进取,壮大新动能、奋进百强市,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书写好鹰城答卷。

          一是做强优势主导产业。以城市经济为牵引,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围绕15条重点产业链,依托平煤神马集团、平高集团等头部企业,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金融招商、股权招商,引进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00个以上,着力打造一个2000亿级、两个500亿级产业集群,推动中心城区“起高峰”。

          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高标准建设白龟湖科创新城、鹰城智慧岛等高能级载体平台,大力支持真实生物、国玺超纯、跃薪智能等企业发展,做大做强生物医药、新能源储能、高端装备制造、信创等新兴产业,推进第三代半导体、氢能开发、智能健康等前沿产业提速发展,把“一主两优四新多支撑”先进制造业体系建得更优更强。

          三是抓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动呼南高铁豫西通道、平漯周高铁、鲁山机场、沙河复航、焦唐高速等总投资超1000亿元的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抓好昭平台水库扩容等总投资370多亿元的150多个项目建设,全面构建“一纵三横、五库联动、外引内连、河渠交织、城乡一体、循环高效”现代水网。

          四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用好“三区三线”划定成果,深度挖掘城市发展空间,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区、尼龙新材料开发区、湛河新区等重点片区建设,促进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市)融合发展。深化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不断强化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

          五是加快建设文旅强市。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抓好尧山温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340个项目建设,打造国家A级旅游景区等品牌170个以上,加快由文旅大市向文旅强市转变。

          六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区18万亩、高标准农田180万亩以上。稳妥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改革,盘活农村闲置土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发展休闲度假、特色种养等产业,科学推进乡村分类,因地制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七是坚决守牢发展底线。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寄宿制学校、医共体等建设,抓好重点人群就业。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做好食药安全、风险防范等工作,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